Claude在中国大陆能用吗?2025年Claude访问VPN推荐

Claude在中国大陆能用吗?”,Claude官方没有向中国大陆提供服务,所以你用本地网络直接上,基本都会被拦。这是地区政策+IP限制在起作用(从源头的服务端就挡住了)。Anthropic 在“Supported countries and regions(支持地区)”里给了清单,里面能看到像新加坡、韩国、台湾地区都有,但没有中国大陆;同样的规则适用于 Claude.ai 网页端和 API。换句话说,Claude大陆使用默认“不在服务范围内”。

25年9 月份还有一个重要新变化:Anthropic 更新了政策,明确禁止“由中国(等不支持地区)控股超过 50% 的公司或组织”使用其服务,即便这些公司在新加坡、欧洲注册也不行,堵上了“在外设壳子曲线接入”的路子。这对企业用户影响很大,但也从侧面说明:Claude 的“地区限制”是认真的、在持续收紧。

Claude在中国大陆能用吗?2025年Claude访问VPN推荐

一分钟快选|3 款适合访问 Claude 的 VPN

ExpressVPN (稳、好用,支持专用 IP)

优惠&费用:新版三档 (Basic/Advanced/Pro),2 年期 Basic 首购低至 $3.49/月;Pro 档含更多附加服务。Pro 还自带专用 IP;Basic/Advanced 也可加购专用 IP (月付 $8.99;年付 $4.99/月;两年 $3.99/月)。30 天退款 (直购/Google Play);续费另有14 天退款。以官网结算为准。

节点建议:新加坡/日本/英国/美国 (Claude 支持区)。

访问官网(本链接享受73%优惠)

NordVPN (功能全能,混淆/专用 IP 都有)

优惠&费用:30 天退款;长约常带 3 个月赠送,媒体汇总价低至约 $3.09/月 (以官网实时价为准)。专用 IP 可加购,月付 $8.99;年付 $5.89/月;促销期可至 $3.69/月。

节点建议:新加坡/日本/英国/美国 (Claude 支持区)。

访问官网(本链接享受77%优惠)

Surfshark (性价比高,不限设备)

优惠&费用:24 个月 + 3 个月赠送,Starter 首购 $1.99/月、One $2.49/月 (地区/税费有差异),30 天退款。支持专用 IP (桌面/移动/浏览器扩展),媒体报道约 $3.75/月。

节点建议:新加坡/日本/英国/美国 (Claude 支持区)。

访问官网(本链接享受53%优惠)

下面这段是给你快速“扫盲”的:

你看到的 “App/Service Unavailable”、“This model provider doesn’t serve your region” 之类提示,不是错觉,是IP 定位在不支持区域触发的门槛。官方工具链里也能重现这一报错(GitHub 上的 Claude Code issue 有相同报错信息)。

不是中国大陆用户“特殊对待”,而是“只在指定地区开放”这一全球统一规则。Anthropic 的支持地区白名单定期更新,但目前仍不含中国大陆。

对个人用户来讲,这意味着:不做任何网络环境调整就直连,很大概率打不开或登不上;对公司团队来说,即便海外法人,只要“多数股权来自中国”,按新规也会被挡。

我想用一句更口语化的话把现实说透:不是“墙”拦你,而是“门口的保安”(平台侧合规)不让你进。这就是典型的Claude地区限制 / Claude IP限制。

所以,很多人会问,那还能不能“玩”?答案是:可以,但需要合规前提下的替代路径。本文会给出一套“尽可能稳、尽可能少踩坑”的思路,包括

(1)如何把网络环境调到 Claude 能接受的状态(大家俗称“科学上网”,但我们会强调合规与风控);

(2)注册环节的注意事项(尤其海外手机号与邮箱组合、如何避免封号);

(3)Claude Pro 的支付与订阅该怎么处理;

(4)不用 VPN 的几条替代方案(比如通过集成平台间接用、或走 API 的云厂商托管通道);

(5)进阶防风控与常见疑难。接下来我会一节一节写,保证你看完就能“心里有数、手上有谱”。

为了避免误解,我也把“是/不是”边界说清楚:

  • 是的:从 2025 年 9 月起,Anthropic 明确禁止中国控股公司使用 Claude(无论你公司设在哪个国家/地区);这条是对公司组织的限制。
  • 是的:Anthropic 的公开支持地区列表不包含中国大陆,所以个人在大陆直连访问 Claude.ai/Claude API 会被地理限制。
  • 不是:这并不等于“全员永远无解”。合规场景下,个人用户可以通过合规的网络环境、合规账号资料与支付方式去完成访问;企业用户若受“多数股权限制”,则应该转向本地或其他可用模型,或通过合规的第三方代替方案迁移,不建议“曲线救国”。(下文会分别展开。)

为什么你无法顺利注册和使用 Claude?

在中国大陆直连 Claude,最常见的三堵墙分别是IP 所在地区不被支持需要海外手机号验证码、以及Claude Pro 订阅支付不通过。这三件事互相牵连:你过不了第一关(地区/网络环境),后两关基本也不用想;就算你侥幸注册了账号,支付也可能在账单地址、发卡行风控处被拦下来。下面我把每一关的症状—成因—风险—正确发力点说透,说人话、不兜圈子。

注册 Claude

权威底线:Anthropic(Claude 的公司)在“支持的国家和地区”白名单之外不提供服务,中国大陆不在白名单里;且 2025 年 9 月起又收紧规则,禁止“多数股权由中国等未支持地区控制”的公司/组织使用,即便这些公司设在新加坡或欧洲也不行。这解释了“为什么你会被挡在门外”。

障碍一:IP 地址被屏蔽(App Unavailable / 地区不可用)

最典型的症状

打开 claude.ai 或集成端(部分 IDE、代理平台),会看到 “App unavailable / not available in your country or region”、“This model provider doesn’t serve your region” 一类提示;即使能看到登录页,提交邮箱后也会卡在验证环节。

本质原因

Claude 采取服务可用地区白名单策略,你当前出口 IP 定位在 非支持地区(比如中国大陆)就会被挡;这与“网速、带宽、浏览器版本”无关,是服务端做的地理限制。

为什么很多人说“我昨天还能上,今天不行了”?

平台会动态调整风控(包含 IP 段、ASN、数据中心特征、可疑代理指纹等),因此“偶尔放行”不代表“永久可用”。第三方工具(如某些编辑器/集成)也会同步上游的区域策略,出现 “model not available / provider doesn’t serve your region”。

正确的认知与发力点

这关属于“网络环境合规/匹配问题”。若你走“科学上网工具/代理服务器访问 Claude(绕过 Claude 地区限制)”,要确保出口落在被官方支持的国家/地区,且网络画像(例如数据中心 vs 住宅、协议特征)尽量接近普通用户,否则今天好、明天崩。后文“解决方案一:通过 VPN 访问 Claude 的完整流程”会手把手讲怎么选“稳定好用的 Claude VPN”、如何做“静态住宅 IP / OSD-WAN 路由策略”这类细节。官方“支持地区”页面是判断口径的第一依据。

障碍二:需要海外手机号进行验证

你会遇到什么

新建账号或敏感行为(如提权、换绑)时,页面会要求短信验证。中国大陆手机号基本无法通过;很多人转而尝试“接码平台/虚拟号”,结果要么收不到验证码,要么刚过完验证就被封。

背后的逻辑

短信验证是 Claude 的反滥用与身份校验的一环。平台会对号码的来源、类型、复用度做风控打分——大量被滥用的虚拟号段、或公开“接码”池中的共享号码,极易触发高风险标记

常见误区

  • 盲目用“接码平台”:号码池被反复使用,容易被平台拉黑或限权,后续支付、升级、甚至正常对话功能都会埋隐患。
  • 抱着“能收到短信就算成功”的侥幸心理:真正的风控不止看“能否收码”,还看号码画像与登录环境的一致性(IP 区域、设备指纹、Cookie/指纹浏览器等组合信号)。社区里流行的“复制多次重试”只是短期蒙混,并非可持续解。

更稳的方向

准备合规的海外手机号(与网络地区匹配),避免共享/一次性号码;注册时邮箱 + 手机 + 网络地区三者尽量同一国家/地区,降低模型怀疑度。下一节的“注册难题终极方案”会给出邮箱体系、指纹浏览器基本规范与常见封号触发点的避坑清单(我们会坚决反对“买成品账号”等灰产手段)。

障碍三:Claude Pro 订阅的支付难题

大家最常崩溃的场景

一路折腾到“Upgrade to Pro/Max”,卡在支付:国内发卡行拒付账单地址校验不过、或者系统提示风控失败

价格层级上,目前主流信息是:个人 Pro 历史为 20 美元/月(最早发布时),Max 计划在 2025 年新增,提供更高额度,$100/月(≈5×Pro 用量)或 $200/月(≈20×Pro 用量),媒体报道与官方帮助中心也解释了 Pro/Max 的用量上限机制。

为什么国内卡容易失败

  • 跨境风控:不少国内卡 BIN、账单地址、3DS 流程与平台风控不“对眼”;再叠加你当前的IP 区域与账户画像,失败率就高。
  • 支付方式支持范围:官方面向个人订阅的资料与界面主要指向信用/借记卡(支付处理常见由 Stripe 承接);并无明确支持支付宝/微信的官方文档说明(团队版/企业版另当别论)。

“虚拟信用卡(VCC)能不能用?”

社区有大量“用 VCC 订阅 Claude Pro 的经验帖”,包括失败原因(余额不足、卡 BIN 不被接受、IP 不匹配)等“排障清单”。但要注意:并非所有 VCC 都被接受,且滥用/多人共用的卡段容易被风控。务必选择合规渠道、保证余额与账单信息与账号地区一致。

团队/企业侧的另一条路

如果你是团队协作/公司级使用,Anthropic 提供 Team/Work 计划(Team 标准席位 $30/人/月起,5 人起订;另有更高阶席位),走集中结算、账单门户的思路更稳。但请谨记:多数股权受中国等未支持地区控制的公司/组织,按 2025 年秋季的新规,不在服务范围

一张表,看懂“卡点—成因—你该做什么”

卡点(你看到的提示) 真实成因 风险等级 你该做什么(方向性建议)
App unavailable / not in your region 出口 IP 定位到不支持地区(Claude 地区限制) 先解决网络环境:出口切到官方支持地区,尽量使用稳定的“住宅/低噪音”IP与一致的网络画像。
This model provider doesn’t serve your region(在集成/IDE里) 上游供应商同步地区白名单 检查你的IDE/集成是否也需要地区匹配;同样以出口地区一致性为先。
收不到短信/验证失败 海外手机号校验严格;临时/共享号段高风险 准备合规海外号,避免“接码平台/共享号”,并让邮箱/手机号/网络地区三者一致。
支付失败/被风控 跨境交易风控、卡 BIN 不被接受、账单与账号地区不一致 中-高 使用支持国际支付的卡(或可靠 VCC),保证账单信息与账号地区匹配;团队用户可考虑 Team/Work 方案。

这关怎么过?一句话路线图

网络、后账号、再支付——顺序别反了;

尽量做到“三件套同国别”:出口 IP、手机号、邮箱/账单地址;

对于“Claude无法访问/绕过 Claude 地区限制/科学上网工具/代理服务器访问 Claude”这类关键词的解决思路,请直接跳到下一章《解决方案一:通过 VPN 访问 Claude 的完整流程》,我会把Claude VPN 推荐、OSD-WAN/静态住宅 IP、DNS/协议细节说细说透;

别赌灰产(接码、成品号、多人共享 VCC),短期省事,长期大概率封号。

解决方案一:通过VPN访问Claude的完整流程(推荐)

Claude在中国大陆能用吗?2025年Claude访问VPN推荐

Anthropic 明确只在“支持地区”提供 Claude 的个人订阅服务,注册环节通常会校验“所在地区 + 手机号归属地”。不在支持列表内,账号很可能过不了验证或后续被风控处理。本文流程只适用于你本人处于支持地区、或你所在企业已完成合规评估的场景。支持地区列表与政策会动态更新,开工前先对照官方页面核实一次。

第一步:选择并配置一款稳定好用的「Claude VPN」

怎么选?我把挑选 VPN/网络出口的要点,压成 5 条“避坑清单”:

  1. 落地国家要在 Claude 支持地区(例如新加坡、日本、英国、美国等),优先选择你物理位置附近、丢包低的节点,减少来回时延。
  2. 可靠性与“断网保护(Kill Switch)/DNS 防泄漏/IPv6 处理”齐活:这些是避免“IP 瞬断露出真实网络”的保险丝,特别是注册与支付场景。测试可用 ipleak、BrowserLeaks 的 WebRTC 检测做交叉验证。
  3. 有混淆/隐身协议与分应用路由(Split Tunneling)的服务商更省心:混淆能稳住在复杂网络下的连通性;分应用路由便于只让 Claude 相关流量走隧道,其它应用直连。
  4. 日志与合规:优先选择公开审计过“无日志政策”的头部厂商,或企业侧的 SD-WAN/零信任方案,集中管控出口地区、带宽与稳定性(很多所谓 “OSD-WAN” 实质就是 SD-WAN 的市场叫法)。
  5. IP 形态:有“专用/固定 IP”加购选项会更稳;“静态住宅 IP”更像普通家庭宽带的画像,但供给渠道鱼龙混杂、合规与可靠性需额外核对,不建议个人用户盲目采购。

怎么配?给你一份“从 0 到 1 的快速配置单”:

  • 协议:先用服务商默认的稳定协议(多数是改良的 TLS/UDP 协议),若遇到不稳再打开“协议混淆/隐身”开关。
  • Kill Switch 与 DNS:到客户端里打开 Kill Switch;DNS 设为“只走 VPN 的专用 DNS”。连上后跑一遍 ipleak(看 IP/DNS 是否都是落地国)、再跑一次 WebRTC 泄漏测试。通过才进入注册/支付。
  • 浏览器与“指纹”卫生:保持设备/时区/浏览器的一致性,不要频繁更换国家或清空指纹。指纹识别比你想象得更“黏”,VPN 并不能完全抹平它(可以用 EFF 的 Cover Your Tracks 自测;Firefox 也内置了部分抗指纹机制)。与其“伪装”,不如稳定。

小声提示:别把“网络不稳”误判成“账号问题”。先把网络这关打磨顺滑,再去注册与付费,成功率会高非常多。

第二步:破解注册难题:海外手机号与邮箱的“稳态方案”

Claude 的注册通常会发 6 位短信验证码做手机号验证,且手机号需来自支持地区;邮箱也需要完成验证。若“号不对”或“环境不稳”,基本过不去。

稳态做法(强烈推荐)

  • 手机号:使用你本人(或公司名下)在支持国家长期使用的移动号码(漫游或 eSIM 皆可),确保可正常收短信。不要用临时接码/共享号码——这类号码高复用、易触发风控,也可能违反平台条款。
  • 邮箱:用稳定、常用的邮箱并完成验证。若使用 Gmail,可直接参考 Google 的官方开通指引;也可以用你已有的非 Gmail 邮箱创建 Google 账号,便于后续统一身份安全。
  • 环境一致性:注册→登录→支付尽量在同一设备/浏览器配置下完成,减少地理位置“瞬移”。指纹追踪很“长情”,一致性比什么“黑科技指纹浏览器”都更可靠。

如果你压根没有符合条件的手机号怎么办?

这时,建议两条“正道”里的选择:

  1. 等到人在支持地区时再注册(比如出差/旅行),并用当地可接 SMS 的真实号码完成验证;
  2. 企业用户走 Claude for Work 路线,由 IT 用公司域名、SSO 做统一接入(这是 Anthropic 支持的企业合规路径)。

第三步:开通 Claude Pro:虚拟信用卡申请与绑定教程(+价格对比)

先讲结论:个人版 Claude Pro 官方定价 $20/月(美国区)/ £18(月,英国区);面向高强度个体用户的 Max 计划提供更高用量,有 $100/月$200/月两档。

支付方式的现实

Anthropic 官方个人订阅目前只支持信用卡/借记卡(含 iOS/Android 内购的银行卡渠道);不支持支付宝等替代支付。因此,中国大陆发行的卡片经常失败,属于预期内。

虚拟卡能行吗?

如果你本就合法持有支持地区的金融账户,的确可以用其官方提供的虚拟卡订阅(例如 Wise/Revolut 的虚拟卡;美国用户可用 Privacy.com 绑定本土账户)。注意每家服务发行资格与可用地区不同:

  • Wise:多数地区用户开通实体卡后即可在 App 里生成虚拟卡(不适用于美国区;中国大陆居民直接开卡受限)。
  • Revolut:原生支持“多次使用虚拟卡”,适合订阅类支付。
  • Privacy.com(美国):虚拟卡可用于国际线上订阅,商户需接受美卡;具体费率/限制以官方说明为准。

不建议使用来路不明的“代付/黑卡/VCC 套路”。这类手段不仅存在合规与资金风险,也容易被平台识别,最终害你账号被降级或封停。

绑定步骤(通用思路)

  1. 确认计划:在 Claude 的升级页选择 Pro 或 Max。
  2. 账单信息:按虚拟卡发行机构的真实账单地址填写;确保卡内余额覆盖首月费用与可能的“小额预授权”。(如果你通过 iOS/Android 订阅,则走各自商店的卡片渠道。)
  3. 失败排查:常见原因包括余额不足、发卡地区与落地 IP/账户地区不匹配、卡 BIN 不被风控放行等。此时应更换同地区的卡,或改用实体信用卡。官方账单历史与订阅状态可在设置里核对。

价格/计划对比(2025 年 10 月)

计划 月费(官方) 适合人群 用量/优先级 备注
Free 免费 轻度尝鲜 基础配额 可能排队/限流
Pro $20/月 日常高频个人 约为 Free ≥5× 的会话用量,5 小时滚动刷新 年付可在账单页切换,官方会按剩余月度抵扣年费首账单
Max $100 $100/月 中高强度专业用户 在 Pro 基础上进一步提升用量与优先级 适合经常打满配额的人
Max $200 $200/月 极高强度“重度依赖”个体 在 $100 档再上一个台阶 追求“随时秒响应”与极长会话的人

用量机制以会话长度、模型与附件大小动态测算,Anthropic 会按容量情况调整;具体配额以当期提示为准。

两个“最后一步”的细节

  • 数据与隐私:2025 年 9 月起,Anthropic 更新了消费者条款——默认会征询你是否同意把聊天/代码用于训练(可在设置里随时选择“不同意”)。正式使用前,建议先检查一下隐私设置。
  • 账号健康:别共享个人订阅给多人使用;Anthropic 近期也通过限额与风控应对“账号共享/转卖”。一个人一个号,一个号一个支付方式,才是长期稳态。

2025年访问 Claude 的稳定 VPN 推荐

Claude 只在“官方支持地区”提供服务,你选的出口节点必须落在名单里(例如新加坡、日本、英国、美国、台湾等),否则多半在登录页就被拦;最新名单以 Anthropic 官方页面为准。

Claude 稳定 VPN 推荐

同时,没有任何一家 VPN 能长期保证在中国大陆“百分百可用”。合规前提下,选对协议 + 做好指纹一致性 + 利用退款期,才是现实可落地的方案。

如何为 Claude 挑选最佳 VPN:5 个关键指标

  1. 可用地区与“混淆/隐身能力”
    Claude 认地区白名单,你的出口国必须在其支持列表内(例如新加坡/日本/英国/美国/台湾等)。其次,要关注是否有混淆(Obfuscation/Stealth)——比如 NordVPN 的 Obfuscated Servers、Proton VPN 的 Stealth 协议、ExpressVPN 的“隐身/混淆”方案、Mullvad 的 Shadowsocks / QUIC 混淆等,这些都是对抗 DPI(深度包检测)的关键。
  2. 稳定性与速度
    稳定性体现在长连不掉、拒绝时好时坏;速度除了协议本身(WireGuard/Lightway/OpenVPN),还和就近节点、网络质量、混淆层损耗有关。媒体评测常把 ExpressVPN / NordVPN 放在速度梯队前列;但请记住:混淆一开,速度必降,要在“能连上”和“多快”之间找平衡。
  3. “专用/固定 IP(Dedicated IP)”可选
    为了降低登录风控和验证码频率,很多人希望账号一直从同一个出口 IP登录。2025 年开始,ExpressVPN 新增了 Dedicated IP 付费加购,NordVPN、Surfshark、PIA也都提供专用 IP 选项,适合 Claude 注册/支付阶段追求“画像稳定”的人。
  4. 客服与退款机制
    推荐尽量选择24×7 在线客服 + 30 天退款的服务商,方便你在“政策突变或节点抽风”时快速换线/换家。主流厂商(ExpressVPN、NordVPN、Proton、Surfshark 等)均提供 30 天左右退款;Mullvad走极简路线,14 天退款但胜在不玩续费价“杀熟”(统一 €5/月)。
  5. 价格与“续费真相”
    VPN 的“首购价”往往很甜,但续费可能大幅上涨(Nord/Surfshark 涨幅尤甚),建议先关掉自动续费,再重新以新用户促销价购买。Mullvad是少数坚持统一价的例外。

推荐:3–5 款适合中国用户的 Claude“专用”VPN 评测

下面的推荐按“稳定连接 Claude + 维护账号画像”两个维度来排序,并给出最合适的出口国家/协议建议。再次强调:请合法合规使用,并以 Claude 官方支持地区为准。

1) ExpressVPN(首选:稳、快、现在还支持专用 IP)

  • 为什么推荐:口碑老牌,移动端与桌面端体验统一,Lightway 协议连接快、掉线重连稳;2025 年起改版降价分层,并推出Dedicated IP 加购,更方便维持账号“干净一致”的网络画像。
  • 如何用在 Claude:优先选新加坡/日本/英国/美国节点,遇到网络敏感时开启混淆;若需“固定出口”,可考虑专用 IP 加购。
  • 价格与计划(概览):官方支持页显示月付 $12.95、1 年 $6.25/月、2 年 $4.99/月(以地区与促销为准);媒体评测称新版“Basic/Advanced/Pro”长期价可低至 $3.49/月。
  • 一句话评价:想少折腾、要速度、要客服,ExpressVPN 的“综合体感”依旧在线。

Claude在中国大陆能用吗?2025年Claude访问VPN推荐

立即获取ExpressVpn优惠

2) NordVPN(功能全能:混淆服务器 + 专用 IP + 大网络)

  • 为什么推荐:Obfuscated Servers 是“对抗检测”的看家本领,另有 Dedicated IP(多地可选)、Double VPN 等“安全/合规场景”加分项;价格段位比 ExpressVPN 更友好,大促时更便宜。
  • 如何用在 Claude:设置里启用 Obfuscated Servers,并选落地在支持地区的近邻节点;若需稳定登录,可加购专用 IP。
  • 近期动态:关于 Meshnet(私有网)是否停止,媒体曾有“将停服”的报道,但官方随后确认“不会下线”——若你用它做内网穿透/文件互连,这点很关键。
  • 一句话评价:功能密度最高的一家,适合“想把细节控到极致”的人。

nordvpn

立即获取NordVPN优惠

3) Proton VPN(隐私位阶高,Stealth 协议可选,但中国连接口碑不一)

  • 为什么推荐:瑞士品牌,Stealth(基于 WireGuard+TLS 的开源混淆)、Secure Core、开源客户端等隐私卖点很硬。价格透明,有免费版可先试。
  • 中国实测口碑:多家评测与用户帖称 在中国大陆“时好时坏”,不稳定——把它当“次选/备胎”,注册与支付关键步骤别只押它一家。
  • 一句话评价:隐私更“干净”,但若你刚好处在封锁高峰期,连接成功率可能拉胯。

Claude在中国大陆能用吗?2025年Claude访问VPN推荐

立即获取Proton VPn优惠

4) Mullvad(隐私洁癖党的快乐:统一 €5/月 + 多种混淆)

  • 为什么推荐:坚持统一 €5/月、不做花里胡哨促销;Shadowsocks / UDP-over-TCP / QUIC 混淆陆续上线,用来对付复杂网络环境。退款期14 天,但足够试水。
  • 使用建议:Mullvad 的“隐私气质”拉满,但在强审查时段成功率不一定稳;开启混淆后速度会降,选近距离(如日本/新加坡)节点尽量补回时延。
  • 一句话评价:当“第二出口”很香;需要可预期的价格 + 可靠隐私的人,会喜欢它的节奏。

5) Surfshark(性价比选手:不限设备数 + NoBorders/Camouflage)

  • 为什么推荐:不限设备数特别适合多终端;有 NoBorders/Camouflage 两套应对受限网络的方案,价格常做$1.99–$2.5/月长期促销,Dedicated IP 也已扩展到浏览器扩展
  • 注意事项:续费涨价是 Surfshark 的传统艺能(和 Nord 类似),买完别忘了关自动续费,到期再“新用户姿势”续上。
  • 一句话评价:家里设备多、预算有限的“多账号党”,冲它就对了。

surfshark

立即获取Surfshark

快速对比表(2025 年 10 月)

服务商 代表协议 / 混淆 专用/固定IP 参考价格* 退款期 适合谁 官方链接
ExpressVPN Lightway + 混淆 有 (加购) 月付 $12.95;
长约低至 $3.49/月
30 天 要速度要省心的人;注册/支付阶段想“画像稳定”的人。 访问官网
NordVPN Obfuscated Servers、OpenVPN/WG 有 (加购, 多地) 基础长期价常见 $3–$4/月 30 天 要“功能打满”的人 (混淆、双跳、专用 IP)。 访问官网
Proton VPN Stealth (WG+TLS)、Secure Core 无 (无全局 DIP) Plus 近期长约 $3–$3.6/月 30 天 隐私优先、愿意做“B 计划”的人。 访问官网
Mullvad Shadowsocks / UDP-over-TCP / QUIC €5/月 (统一价) 14 天 讨厌续费“杀熟”、追求极简隐私的人。 访问官网
Surfshark NoBorders / Camouflage 有 (含浏览器扩展) 长约常见 $1.99–$2.5/月 区间 30 天 不限设备,家庭/团队“多端挂载”。 访问官网

* 价格会因地区/汇率/促销波动,以官网结算页为准;建议下单前先读一眼“续费价格说明”。

小抄:为 Claude 配 VPN 的“稳态做法”

  • 节点就近:优先新加坡/日本/台湾等(均在 Claude 支持区),时延低、成功率高。
  • 混淆优先:连不上时,先切换到各家的 Obfuscation/Stealth(Nord 的 Obfuscated、Proton 的 Stealth、Mullvad 的 Shadowsocks/QUIC、ExpressVPN 的混淆方案)。
  • 固定出口:注册/支付阶段如果老触发验证码,考虑加购专用 IP(Express/Nord/Surfshark/PIA 提供),尽量保持“同设备 + 同浏览器 + 同国家”的登录习惯。
  • 别被续费反噬:关自动续费、写日历提醒,临近到期再用新优惠重开。Mullvad例外(统一价)。
  • 先试后买:利用 30 天退款(或免费版/试用)做一周以上的“日常强度测试”,再决定是否年付/两年付。

解决方案二:免翻墙使用 Claude 的替代方法

先把底线讲清楚:真正意义上的“免翻墙直连 Claude”基本不可行。Anthropic 的地区与合规策略很明确——中国大陆不在支持范围,并且自 2025 年 9 月起还禁止多数股权为中国资本的公司/组织使用其服务(哪怕壳在新加坡/欧洲)。个人或企业若身处不支持地区,不论是网页端还是 API,都会被挡在门外。

免翻墙使用 Claude 的替代方法

但并不代表你“完全没得选”。下面这三条“替代路径”,在合规前提下,能满足一部分人“免翻墙或少折腾”的诉求——我会把可行性、场景边界和风险提醒都说透。

方法一:使用“国内 Claude 镜像网站”(强烈谨慎)

关键词:Claude镜像网站免翻墙使用ClaudeClaude中文版国内Claude

很多人会在社交平台看到所谓“Claude 中文版/国内镜像站”,打开就能对话、还标榜“免翻墙”。我的立场很明确:不推荐把真实账号、隐私数据交给任何未经 Anthropic 授权的第三方镜像。理由有三:

  1. 合规与账号风险:这类站点通常通过“代理转发”调 Anthropic 或云厂商接口,不受官方支持,易踩服务条款红线;平台一旦溯源,账号封禁很常见。Anthropic 今年多次强调对滥用与异常接入的打击。
  2. 数据与安全风险:镜像端可见你上传的文件、对话内容、甚至令牌;AI 时代的钓鱼与仿冒站点越来越“像真的”,安全机构也在提醒第三方 AI 工具的风险正在上升。
  3. 可用性与稳定性差:一旦上游限流、封 Key 或风控收紧,你今天能用明天可能就“糊了”。

如果只是“临时体验”(不登录、不上传敏感材料),你仍要做三件事当“保险丝”:

  • 不要输入你的 Anthropic 账号/密码,更别绑定支付;
  • 文件只用样例/脱敏版本;
  • 为镜像站单独开“弃用邮箱”(专门号),避免与主账号交叉污染。

说到底,“镜像”不是正道。它能“短暂可用”,却很难长期可靠,更不该承载你的隐私与付费。

方法二:通过集成平台间接使用(Slack、Poe 等)

关键词:Slack使用ClaudePoe使用ClaudeClaude in Slack 集成AI模型路由服务

这条路的思路是:不直接上 Claude.ai,而是把 Claude “装进”你常用的协作/聚合平台。两类代表:

1) Slack 集成(企业/团队更适配)

Anthropic 已推出“Claude and Slack”官方集成,可以把 Claude 加进工作区,支持在频道里调用、让 Claude 搜索引用 Slack 消息等(面向 Team/Enterprise)。

现实问题:Slack 的官网与服务在中国大陆长期被封锁,个人家庭网络基本无法免翻墙直连;只有企业网络出口位于受支持地区(例如公司总部或出海团队的合规 egress)时,员工在国内办公室可能“无感使用”——对终端来说像“免翻墙”,但本质是公司网络在海外。

什么时候选它:

  • 你所在公司已合规接入 Slack,且 IT 有海外出口;
  • 需要把 Claude 融进 Slack 的沟通流(@Claude 总结会议、梳理线程等)。

相关:Anthropic 近月也宣布与 Microsoft 365、OneDrive/SharePoint 的连接器,企业端可在受支持地区把 Claude 嵌进日常应用生态。

2) Poe(模型聚合平台)

Poe 长期集成了 Claude 3.5/4.x 家族 等多家模型,网页或 App 打开即可选用“Claude-Sonnet-3.5”等卡片。

现实问题:Poe.com 在中国大陆被封,大部分场景仍需海外网络才能访问,因此不属于严格意义的“免翻墙”。

开发者补充:Poe 近期还开放了 Poe API(单一密钥路由多模型),标称可调用 Claude 等,但可达性依赖你所在网络与地区。

一句话判断:

  • Slack 路径适合已有海外出口的企业;
  • Poe 路径适合人在受支持地区或本就能稳定访问 Poe 的用户;
  • 对在大陆且无企业出口的人,这两条都算不上“免翻墙”,别被“宣传口径”带偏。

方法三:开发者专属——在国内调用 Claude API(通过云厂商)

关键词:Claude API国内调用Anthropic API文档Amazon Bedrock Claude

开发侧最常见的“曲线方案”是走 Amazon Bedrock 上的 Anthropic/Claude 模型。关键点有三:

  1. 区域与合规是硬杠杆:Bedrock 只在特定 AWS 区域提供服务(如 us-east-1、us-west-2、ap-southeast-1 等),不在中国区(北京/宁夏)提供;而且 Anthropic 明确不允许位于中国的用户通过 Bedrock 或原生 API 访问 Claude。也就是说,你/你的终端必须在支持地区,或你的实体不属于被禁止的中国控股公司,才谈得上合规接入。
  2. 模型与区域映射要核对:不同 Claude 版本在 Bedrock 的区域覆盖不同,上线节奏也不一样(比如 Sonnet 4.5 新近发布,需查当期支持表)。上线前到官方文档查具体区域表与端点。
  3. 组织属性与股权结构会被审查:2025 年 9 月的政策更新写得很直白:多数股权为中国资本控制的公司/组织,即便子公司设在海外,也不允许使用 Claude。这同样影响你通过 Bedrock 间接接入。

开发落地三步小抄(前提:你/你的工作负载确实在受支持地区):

  1. 开通 Bedrock 与区域:在如 ap-southeast-1(新加坡)开启 Bedrock,勾选 Anthropic 模型条款;
  2. 按区域调用:SDK/HTTP 指向对应区域端点,注意 Converse/InvokeModel 的配额与限速;
  3. 数据合规:确认数据驻留、日志落地与内容治理(Guardrails/Policy)配置,避免把大陆来源的敏感数据直接发到海外。官方“跨区域推理”虽能提高冗余,但仍要遵循你选定的数据流向范围。

三条路径对比(给你 30 秒做决定)

路径 是否真正“免翻墙” 典型人群 核心优点 明确风险/限制
国内 Claude 镜像网站 表面“免”,本质非官方 只是想临时体验的新手 打开即用、门槛低 高风险:账号/隐私/支付泄露;可能违反条款,被封号。不建议登录/付费。
集成平台(Slack / Poe) 企业海外出口可“免感知”;个人在大陆通常不免 已有 Slack 的团队、或人在支持地区的个人 原生生态好,协作便捷(Slack);多模型路由(Poe) Slack 与 Poe 在大陆被封,个人直连不可用;合规与地区限制仍适用。
开发者:Bedrock 上的 Claude API 仅当工作负载与用户都在支持地区时成立 出海团队、境外实体 官方生态、计费透明、可管控数据 中国区不可用;中国控股企业被禁;需严格按区域与条款执行。

Claude 使用进阶:防封号技巧与常见问题解答(FAQ)

这部分是“把坑都踩过一遍之后”的经验总结:怎么不被封、国内网络环境下该怎么稳、Claude 3.5 Sonnet 在中文场景到底咋样、Artifacts/文件上传这些细节有何门道。所有要点都结合官方规则与近月新政来讲,尽量让你用得久、用得稳。

Claude在中国大陆能用吗?2025年Claude访问VPN推荐

先划重点:合规优先(地区与条款),使用习惯稳定(网络与设备),数据最小化(隐私设置与文件范围),这三件事做好了,踩雷概率会直线下降。

如何有效避免 Claude 账号被封?

我把“反封号”的核心做法拆成三层防线,每条都给出可验证的依据或路径:

第一层:合规与政策对齐(底线思维)

  • 确认地区与主体合规:Claude 明确限定支持的国家与地区,大陆不在其列;企业侧还有更严格的主体限制(近月针对“中国控股公司/组织”的限制进一步收紧)。无论网页端还是 API,不在支持范围内的直连/曲线接入都可能触发风控。
  • 遵守使用政策:Anthropic 最近更新了 Usage Policy,明确违规会被警告、暂停或终止;这是平台风控执法的依据。别碰高风险或政策明确禁止的类别(如危险物制造、恶意安全行为等)。

第二层:“像一个真实用户”那样使用(可操作习惯)

  • 网络画像要稳定:频繁切换出口、在短时间内跨多个国家地区登录、同一账号多地/多设备同时活跃——都是常见的“可疑行为特征”,极易叠加触发自动审核。保持稳定的出口与设备指纹,是最简单也最有效的降险方法。这个逻辑与官方“违规将触发执法”的原则一致。
  • 账号安全加固:启用强口令 + 2FA(短信/邮件/企业 SSO)减少“异常登录”带来的误伤;能走企业 SSO 的团队用户,优先走企业级安全栈(RBAC、审计)。
  • 内容与频率“类人化”:非人类批量化操作(超短间隔、异常长上下文的机械请求等)会被风控模型标记。适度控制调用频率、合并上下文,符合官方用量与缓存的最佳实践。

第三层:数据与隐私设置(把损失面降到最低)

  • 隐私设置及时调:2025 年秋季起,消费级(个人)用户需明确是否允许用聊天/编码会话训练模型;你可在 Settings → Privacy → “Help improve Claude” 里随时关闭。并注意保留期延长等变更。
  • 最小化提交:敏感材料不上云;确需上传,用脱敏副本、抽样/摘要,或只提供“项目文档里的必要片段”,配合项目知识库与缓存建议来降低暴露面。

万一被封,怎么申诉?

官方对外披露了执行与申诉通道:若被误封,可发邮件至 [email protected](或通过帮助中心工单/对话小窗)说明账号、最近一次正常使用时间、环境与用途。是否解封取决于复核。

Claude 3.5 Sonnet 在“国内网络 + 中文场景”表现如何?

先把结论说在人前:模型本体的中文能力与长文本处理是强项,但你在大陆端的真实体验,往往更多被“网络可达性与稳定性”左右——这两件事和模型强弱不是一回事。

1)模型侧:能力与指标

  • 上下文窗口:官方明确 200K tokens,这就是它在长文档处理、长链路审改上的核心优势。
  • 功能侧“Artifacts”与工程向增强:自 3.5 Sonnet 推出之时就带来 Artifacts 工作区(代码、Markdown、网页草图等在侧栏以“成果物”形态落地),把“对话 → 产物”的闭环打通。
  • 中文评测与群众偏好:中文权威评测 SuperCLUE 的年度/阶段报告常把 Claude 3.5 Sonnet 作为参照系之一,显示其在中文综合/推理任务中常年处于头部档位(与 GPT-4o 等相近),为“强通用 + 强长文本”的代表。群众偏好侧的 Chatbot Arena 也长期把它排在第一梯队。

2)网络侧:大陆的真实访问体验

  • 可达性:Claude.ai 并未在中国大陆提供服务;因此“裸连”不可用。即便通过企业海外出口/合规网络中转,延迟与抖动仍决定着你的体感。长上下文/多轮推理越长,对网络质量越敏感——这不是模型问题,是路径质量问题。
  • 对比 GPT 系:中文写作腔调、细节铺陈上,Claude 3.5 Sonnet 常被偏好为“更稳更细”,而 GPT-4o 在对话活泼度、工具/生态广度上更灵活。客观上,两者都能胜任中文重载任务;在大陆侧,决定体验优劣的仍是“网络 + 工具链”。

3)给到不同场景的“现实主义”建议

  • 长文流程(论文/合同/科研资料):拆分为“结构化段落 + 附件”,每轮聚焦一个子块,减少网络重传与 token 浪费;必要时使用 Artifacts 把阶段产出稳定下来,再继续迭代。
  • 中文生成:给定风格锚点(目标受众、刊物/平台、段落节奏),一条消息把完整约束扔进去,命中官方上下文拼装与缓存优化建议。

一个小表,便于取舍

维度 Claude 3.5 Sonnet GPT-4o(参考)
上下文 200K tokens(长文强) 常见实现 128K 左右
中文写作风格 偏稳重、条理强、长文控场好 对话更活、风格弹性大
长文工作流 配套 Artifacts,适合“对话→成果物”闭环 第三方生态多,落库/联动灵活
大陆体感 取决于网络可达性(官方未在大陆提供) 同理,网络路径决定体验

(以上结合官方规格/行业共识做功能对比;非跑分“谁更强”,而是谁更适合你的工况。)

其他常见问题(文件上传、Artifacts 等)

Q1:Claude 支持哪些文件?有大小/数量限制吗?

官方变化频繁——今年 9 月,Anthropic 官宣 “Claude 现在可以直接创建并编辑文件”(表格、文档、PPT、PDF),这意味着从“读文件”升级到“产文件”。具体大小/数量在不同入口(聊天/项目/API)各不相同,且会阶段性上调,务必以产品内提示与开发文档为准。

工程侧:API 的 Files 能力对模型与区域有支持差异(例如暂不支持在 Bedrock/Vertex 侧直接用 Files API),上线前查模型/区域支持表。

用量与缓存建议:官方建议将会重复引用的资料放在项目里以获得缓存收益;一次性传完“足够上下文”,减少多轮反复上传。

Q2:Artifacts 到底能做什么?

你可以让 Claude 把代码、Markdown 文档、原型页等以“成果物”的方式单独呈现在聊天侧边;你能继续编辑/派生/分享这些成果物,形成“对话—成品—协作”的工作流。官方帮助中心与新闻稿都明确了它的“右侧工作区”形态与分享/自定义能力。

适用场景:技术说明书(Markdown)、轻量 landing page(HTML/CSS/JS)、流程图/SVG、代码片段评审……把它当“副屏编辑器”理解就好。

Q3:如何兼顾“多文件/超长内容”的效率与稳定?

  • 结构化输入:把多文件先在本地做“目录 + 摘要 + 关键段落引用”的结构化梳理,再整体投喂;
  • 阶段产出沉淀到 Artifacts:用“产物”—而不是“对话里滚屏”—来承接大部头内容,避免历史上下文反复消耗;
  • 隐私最小化 + 权限分层:企业(Team/Enterprise)走SSO 与权限,把敏感材料拆分为可共享片段;个人用户在隐私设置中关掉“Help improve Claude”再继续。

Q4:我担心误封或内容被用于训练,能做什么?

  • 使用前先设好隐私,确认是否参与训练(可随时更改);
  • 资料留痕:把关键产物沉淀到 Artifacts/项目里,便于“导出留档”;
  • 发生问题:通过帮助中心/邮件向 User Safety 团队提交复核请求。

一句话收尾:在国内网络环境下用 Claude,要把“合规”“稳定”“最小暴露”当作三件护身符。模型强弱不是决定性变量,你如何接入和使用才是。只要守住红线、养成好习惯,哪怕长文本/多文件的重载场景,也能跑得又稳又久。

Claude 国内替代品有哪些?

直说:如果你只是想“像用 Claude 一样,用得上、用得稳、中文好”,完全可以先上国内可直连的“中国版 Claude”们——省去折腾网络和支付。下面我把适合不同场景的几款模型拎出来,按真实可达性、中文表现、长文档能力、价格逐一给到判断与表格,够你当天换用。

三句话总览(给赶时间的人)

  • 长文档/知识工作:优先试 Kimi AI(月之暗面)。它把“长上下文”卷到天花板,媒体与机构报道其可处理 200 万字级别中文内容,专攻长文档流程与“成果物(Artifacts)”式产出;若需要 API,Kimi-K2 在火山引擎也有公开计价。
  • 推理/编程/性价比:DeepSeek(V3 / R1)。官方文档给出极低单价,并有离峰时段再降价的新闻;年内多次被海外大厂高管“点名”。
  • 生态/企业接入:通义千问(Qwen)/豆包(Doubao)/腾讯混元(Hunyuan)/智谱 GLM / 文心一言都能免翻墙直连,各有定价页与 SDK;其中文心一言自 2025-04-01 起个人侧“全面免费”,非常适合入门与轻量任务。

怎么选:把需求翻译成型号

① 我有大量 PDF/合同/论文,要“一口气”给模型吃

  • Kimi AI:多方报道其单轮可处理至 200 万字中文上下文(早期版本为 20 万字→200 万字的数量级跃迁)。适合“一次性喂大料+分阶段产出”的工作流。
  • 通义·长上下文型号:阿里云文档出现了 qwen-long(标称 1,000 万 tokens、含具体费率示例,金融云场景),更偏企业/专用场景;落地前请以控制台当期配置为准。

② 我做推理与写代码,预算还得卡死

  • DeepSeek V3 / R1:API 文档定价按百万 tokens计且极低,媒体报道称离峰时段再降价最高 75%;适合大规模、可并行的开发调用。
  • 腾讯混元(TurboS / Longtext 128k):腾讯云给出了清晰的后付费价目与免费额度;国内云上集成友好。

③ 我想要“就是能用、最好还免费”

  • 文心一言:官方说明2025-04-01 起全面免费(个人侧)。上手零门槛。
  • 腾讯元宝 App:围绕混元模型的一站式入口,媒体与教程普遍提到当前可免费使用基础功能(以 App 内提示为准)。

④ 我是企业/团队,要“稳定 API + 合规计费 + 海量并发”

  • 通义千问(百炼 / DashScope):OpenAI 兼容接口、多地域(含国际/金融云)与可观限流,适合工程化;近期还有大客户采用的新闻动向。
  • 豆包(火山引擎):有后付费/预付费两种,给出了 RPM/TPM 并发上限案例与价格计算器,工程侧很好算本。
  • 智谱 GLM:2025 年二季度多款型号官宣大幅降价,GLM-4-Plus降至 5 元/百万 tokens(以官网口径为准);对存量 GLM 生态友好。

总结:在中国大陆使用 Claude,值得吗?

先给结论、再给理由。

结论一句话:值得,但要“对号入座”——你是哪类用户、在哪个网络环境、预算和容错承受力如何,基本决定了“Claude 在大陆是否值得折腾”。只要你(或你的出口网络)位于 Claude 的官方支持地区,再把注册资料与支付方式配齐,个人/团队都能长期稳定用;但如果你属于中国控股企业主体或必须在大陆直连,那就不值得(或干脆不可行),直接选国内替代品更省心。

“值不值”,看这张现实主义清单

你的画像 可行性(在大陆) 预计月成本(参考) 隐性代价 我的建议
个人重度使用(日报/长文档/代码) 可(前提:出口在支持地区;资料/支付匹配) Claude Pro $20 或 Max $100/$200;若需 VPN,长约约 $3–$7/月(月付 $12–$15+) 学习/维护网络与账号卫生;偶发风控排障 值得。按“网络→账号→支付”顺序稳住,用 Pro 起步,不够再上 Max。
偶尔使用者(轻度问答/润色) 一般(同上前提) Pro $20 +(可选)VPN 折腾成本可能高于收益 看需求。若用量稀疏,国内模型更划算,等有重载任务再回到 Claude。
出海团队/已有海外出口 Team $30/人/月起;或按企业版谈 合规审计/SSO/权限维护 值得。走 Team/Enterprise 正途,集中结算、权限清晰。
中国控股企业主体 不可(政策硬性限制) 合规风险极高 不建议折腾;转向国内替代品或其他合规模型。

说明:VPN 价格随周期与促销浮动,长约常见 $3–$7/月,月付多在 $12–$15/月;示例可见 ExpressVPN/NordVPN/Surfshark 的官方价格区间。

原创文章,作者:陈南,如若转载,请注明出处:https://cn-vpn.com/claude-vpn-recommended/

(0)
上一篇 2025年10月21日 下午1:06
下一篇 2025年10月23日 上午11:24

发表回复

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。 必填项已用 * 标注